上海数据泄露_上海敏感信息泄露事件调查

hacker|
122

上海一公司向境外出售中国高铁数据,其行为会被如何定性?

其出售的相关数据被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鉴定为情报,相关人员的行为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1条规定的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情报罪。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这家境外公司长期合作的客户包括某西方大国间谍情报机关、国防军事单位以及多个政府部门。这起案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实施以来,首例涉案数据被鉴定为情报的案件,也是我国首例涉及高铁运行安全的危害国家安全类案件。两家涉案公司为境外公司收集、提供的相关数据涉及到铁路的敏感信号,敏感信号用于高铁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调度指挥。

据有关人士称,不法分子如果用这些非法数据进行恶意攻击或骚扰的话,严重时会造成高铁通信中断,影响高铁运行秩序,对铁路的运行构成威胁。在数据时代,境外的一些不法分子针对我国重要领域的敏感数据窃密活动十分突出,给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利巨大的利益为诱惑,使得一些人成为了泄露国家敏感数据的嫌疑人。

在如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凡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信息,就可能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觊觎。捍卫国家安全,需要每个人每个团体的参与,特别是当下,随着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突飞猛进的时候,很多重要领域企业都掌握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生产要素,也关系到国计民生乃至国家安全,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篡改、破坏,将威胁到我国公众利益。

那么,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你怎么贡献出自己捍卫信息安全的一份力量呢?

个人隐私泄露会有什么后果呢?

收集了一些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哈

—— 001  厦门银行涉嫌23项违法行为被罚764万元

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公布福银罚决字[2023]1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厦门银行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违反信息披露管理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等23项违法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767.17元并处罚款764.6万元的行政处罚

—— 002  上海两男子售卖批量下载平台短视频算法获取用户数据

3月16日,由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陈某某、周某某、张某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案开庭审理。经查,被告人陈某某、周某某提供专门用于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陈某某违法所得为17万余元,周某某违法所得为1万余元,其行为涉嫌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

—— 003  首例“非法获取公民车辆位置信息”案宣判

近日,全国首例全链条打击“非法获取公民车辆位置信息”案,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黄某伦、李某两人,明知他人从事非法寻车业务,仍制作、提供“JTC”等程序并从中牟利,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一个月和三年三个月。

上海网信办约谈圆通责令整改,你遭遇过信息泄露吗?

上海网信办约谈圆通责令整改,我也曾遭遇过信息泄露。

圆通内部员工透露给不法分子顾客个人信息近40万条,已达到牟利的企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陷阱,甚至在购物或是玩游戏的时候,你的信息就被瞧瞧的偷走了。

记得我有一次下载了一个玩游戏的APP,本来就是想玩个游戏消遣一下。谁知道在开始玩的时候让手机登录,否则就不能继续玩。

出于想继续玩下去的冲动,我就按要求输入了个人信息。谁知道在游戏玩了第二天,手机被一条条的短信轰炸,内容是让我办理贷款,还有贷款的链接。

我没有回应,之后就收到陌生的推销电话,都被我手机自动拦截下去了。再看见圆通员工利用职业之便将顾客信息公开给第三方,真的为自己购物信息担忧。

还有一些骗局大家也要记得十分清楚,有时候我们将购物的包裹随意扔到外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包裹上的信息开始骗局。

首先,拿到包裹着包裹上的地址和详细的单元门号,之后等你离开后,疯狂给你打电话,你拉黑他之后,他再换个手机无休止的骚扰你。

等你手机关机后,他会拿着假的包裹上门,之后会说包裹是到付,需要支付很贵的邮费。然后你的家人一时间联系不上你,就给你支付了昂贵的邮费。

拿到邮费他就溜之大吉,等你打开包裹,里面什么也没有,就是对没有用的废纸。上当后你也找不到他,家人也不记得长相,这个哑巴亏就自己咽到肚子里了。

对于个人的隐私保护真的十分重要,尤其现在网络社会信息大爆发。骗子的骗局也多种多样,不知道哪个地方就被不法分子看中。

华住此前是否疑似信息泄露?

8月28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接华住集团运营负责人报案称,有人在境外网站兜售华住旗下酒店数据,客户信息疑遭泄露。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这并不是华住集团旗下酒店第一次被卷入疑似信息泄露事件。

早在2013年10月,国内安全漏洞监测平台乌云就发布报告称汉庭(属于华住酒店集团旗下)、如家等大批酒店的顾客开房记录被第三方存储,并且因为漏洞而出现泄露。根据当时的报道,被指涉嫌泄露信息的酒店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浙江慧达驿站网络有限公司开发的酒店Wi-Fi管理、认证管理系统,而慧达驿站在其服务器上实时存储了这些酒店客户的记录,包括客户名、身份证号、开房日期、房间号等大量敏感、隐私信息。

报告称慧达驿站公司管理机制不完善,其系统要求酒店在提交开房记录时通过慧达驿站自己的服务器进行网络认证,理所当然地就存下了客户的信息。

此消息公布后,华住方面立即发布声明,称该报告中没有任何能证明华住旗下酒店有使用该产品的证据,纯属个人臆测和虚构,存在误导行为。

当时,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还曾回复媒体称,集团旗下所有酒店的WiFi系统都是自主开发的,并且使用了公安部门制定的第三方监管系统,所以不可能存在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

不过,这一次曝光的疑似华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显然与2013年时不同。2013年时仅为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而如果此次黑客交易信息事件属实,则意味着近5亿条个人信息已经泄露。

上海一新冠病例密切接触者「金贝贝」详细信息被曝光怎么回事?

上海浦东的一个工作人员流调信息被泄露,结果在网上开始流传该名男子与其女友金贝贝的行程。

一旦被通报是密切接触者,其个人信息就会在网络平台上被曝光,大部分人打着害怕自己被传染,必须对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肆意散播密切接触者的个人信息,殊不知这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那些在网上通过非法渠道窃取、散播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犯法的。我们作为中国公民,有着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应知道公民个人信息的暴露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多大的困难和麻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专家建议,联防联控部门工作人员在传输疫情文件时,应注意加密处理。全国可考虑建立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信息统一管理系统,按照工作职责分配权限,做到上传、下载信息都有迹可循,从而避免感染者信息的外泄。

疫情突如其来,对于面前出现的情况,用法律手段处理有一定的局限。建议信息被泄露者对于违规人员以及部门向同级或上一级政府进行投诉来维权。

上海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这为何会得到人民日报的点赞?

只提及地点而不是人消除了公众先前对信息流的担忧,在确保公众充分了解流行病信息的同时,还减轻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进一步完善了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只提位置不提人的流量报告方法,掌握了信息公开的规模,值得赞扬和推广,但是从以往的流行病信息泄漏案例来看,一种是完善个人隐私信息收集范围,现在仅约20%的被调查网民知道数据存储期以及在流行之后如何处理数据。尽管许多媒体和专家呼吁在防疫数据收集中强调最低限度的原则,但许多网民仍然报告说,面对防疫和控制以及住宅物业,个人信息获得的渠道得太容易了。

如此详细的信息收集显然超出了防疫的必要限制

违反了“最小范围”原则,也增加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暴露风险,所以流调报告完善个人隐私信息存储链接,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团结。特别是要求相关人员与流行病学调查紧密合作,以找到密切的联系并追踪传播链,但是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信息泄露案件都归因于流通报告和相关调查文件的泄露,例如由某公司员工散发初步流通报告而造成的信息泄露,成都确诊女童的轨迹图泄露可能是由于行程调查文件的曝光,所以需要完善对个人隐私信息的脱敏。

由于需要联合防控工作,因此必须降低个人信息的敏感性

尽管规定很明确,但是在实施时会遇到困难,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但是在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特殊背景下,公众在披露他人隐私方面存在分歧甚至是误解,例如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网民对“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信息有误解,认为最大程度地公开患者信息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

完善个人隐私保护

在防疫工作中,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应遵循法定目的原则,最低限度必要性原则和始终如一的权力和责任原则。但是当前的法律仍然不适用于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的个人隐私保护,我国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更多地集中在互联网,现行法律上,不能完全适用于在与该流行病作斗争时出现的信息保护问题,随着大量个人信息的收集,隐私保护不规范和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信息泄漏案件的通知无疑给公众敲响了警钟。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